Hitch是一款按需驾车的应用。如果说出租车和租车服务是为了盘活城市交通的闲置车辆,那么Hitch则希望挖掘车内座位的空间。总之,Hitch是一家拼车服务公司。
Hitch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它的调度系统。多人乘车首先要解决的是不同乘客目的地分散的问题,因此Hitch需要为每一程的客人设置好行车路线,用车的人需要告诉应用自己的目的地、乘车人数,乘车人的所在地由手机内置GPS芯片算出,最后计算出预期费用。
具体的价格体系,Hitch也是按行程计算,每两英里6美元,随着更多乘客的加入,最终的费用可能会更低,总而言之,距离、时间、配对成本都会通过算法最终影响到价格。一旦你上车了,Hitch会给你一个最终价格,中间你也许要“绕一段弯路”去接别的乘客,但这笔费用是不会算在成本里。可以看出,Hitch的特色是“用时间换金钱”——对于时间较为充裕又有长期打车需求的人,Hitch所需的费用仅仅是Uber或Lyft的50%。
然而公司创始人Snir Kodesh深信,低价格只是Hitch众多红利的一条,他真正感兴趣的是在资源分享过程中产生的社交关系。时至今日,人们谈论的还是一对一的租车服务,这本质上与打车没什么两样,但当两个以上的人在车上时,情况便完全不同了。
由于绑定了Facebook好友关系,便是给乘客在车上“破冰”的话题,一旦把线上的好友关系通过线下的某个实用场景链接起来,Hitch价值的想象空间便完全不同了。他们可以互相介绍好玩的地方,交换名片,这将是一个多功能体验。从另一方面,Hitch还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小细节,乘客可以选择吧后排座位的中间留空,这样即便是不想与人聊天的乘客,也不用“被迫社交”,如果乘车过程中产生了任何不快,乘客与司机之间也能互相评分,将对方列入黑名单。
Hitch的前身是交通信息服务平台Corral Rides,目的是向乘客展现包括本地公交服务在内、外带Uber、Lyft的服务信息,通过了解人们的交通出行模式,最终应用在了Hitch上,目前Hitch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工作日上下班及周末游玩夜归的人群,尚在试运营的阶段。
|